国内在春节收假后本以为可以借外盘东风一鼓作气奔向6000大关,结果近在咫尺却只能退守5900一线,盘整已经有半个多月,看似风平浪静,实则多空“较劲”十足,双方分歧很大,暗流涌动,在没有新的驱动打破平衡之前,这种僵局仍有可能持续。
分歧一:广西估产各执己见
据我公司研发部同事1月中旬至2月中旬对广西蔗区进行调研了解到,广西前期干旱天气的确造成本榨季广西蔗区同比出现减产,产量预估在560-575万吨的水平,且目前两大糖网预估也在550-570万吨之间。市场上普遍预估数据540-570万吨。然而近期广西集团再次下调预估数据至500-510万吨,同比减产100万吨以上。如此大的估产差距使得市场分歧较大。
第二大主产区云南此前预估今年境外甘蔗顺利入境,产量有可能增加。不过,最近有消息称由于境外甘蔗去年缺乏管理,长势并不好,云南两大集团或减产。然而,目前云南生产期还没有过半,昨日市场上有云南旬报显示,截至2月20日,云南累计产糖106.72万吨,按照出糖率高以及生产进度来看,即使减产估计也不会太多,甚至还可能会增产。
分歧二:进口多寡以及利润关注
国内常年产不足需,进口糖已经成为主要补充缺口的糖源,上榨季由于大多数时间配额外进口有亏损,加工企业进口同比减少,但也有部分企业担心影响下一年的配额而亏损进口。
本榨季国际糖价比去年同期高,同时,在印度预期减产以及限制出口等利好因素驱动下,国际糖价一时半会或难以大幅下跌,那么,国内部分人士认为,加工企业不会在相对高位点价进口,近期甚至是上半年国内进口糖或同比减少,加上国内减产,国内糖价强势仍续。
所以,市场对于后期进口糖多寡的问题也产生了分歧,这将是未来数月需要重视且影响糖市的重要因素,抑或是继产量趋于明朗化以后,市场着重关注的焦点。
分歧三:库存消化及供需格局变化
春节后受外盘上涨带动,国内现货市场大涨100元/吨以上,随之带动贸易商、基差商补库热潮,目前伴随着广西产区减产,部分贸易商逢低买、买涨不买跌迹象明显,甚至由于减产问题,产区部分集团有惜售现象(广西突出)。现阶段形成了产区购销回暖,而销区不见起色的鲜明反差。于是,产区的现货继续转移到贸易商手中,形成上游库存消化通畅、下游不畅的局面。以至于产区集团氛围比较乐观,而其它地区保持谨慎态度。
当前部分销区仍然有陈糖在售(上榨季仅广西和云南结转的工业库存达120万吨,另外,上榨季受疫情影响,消费萎缩,未消化的社会库存仍然不小),加上现阶段处于传统消费淡季,市场上的总体库存其实不少,库存问题使产销区出现了分歧。
目前国内的库存相对充足,并没有出现紧缺。不过,如果全国各地陆续收榨,产量明朗,也就是5-6月份左右,进口糖依旧不顺畅的话,那么,国内有可能面临库存紧张的问题,届时,糖价上涨可期。
不过,话说回来,虽然短期国际市场上由于印度可能限制出口(有消息称出口量限制在600万吨,去年出口量1098万吨),但巴西以及泰国预计出口量同比增加,初步估算基本能填补印度的缺口。因为2022/23榨季截至1月份巴西出口量同比增加近318万吨,剩余两个月估计还会继续增加,能弥补一部分市场缺口,另外,巴西将在4月份进入新榨季,如果国际糖价强势依旧,巴西生产食糖利润可观,出口量也会随之增加。此外,泰国OCSB表示,泰国预计在2022/23榨季出口900万吨糖。所以,国际市场的供应量是否真的紧缺,或有待验证。
一旦巴西大量生产并出口,国际市场上紧缺的状态将得到改善,国内顺势进口的概率很大,毕竟近几年国内外联动性较强,配额外进口一旦利润可观,国内进口量将会增加,进一步对国内供需格局产生影响。
自进入2月,国内郑盘2305合约一直围绕5900元/吨一线盘整,目前已有半个月之久,多空每天大幅度增仓一直持续到上周二才有所减缓。本周一开始又有些异动,明显增仓后减仓,前天晚上加仓脱离盘整区间几乎冲向6000大关,不管是受外盘上涨带动还是由于广西进一步减产起到了作用,盘整之后没有回调补缺口并进一步上涨,说明市场情绪从观望演变成相对乐观,盘面强势再现。
另外,此前现货价格上涨吸引基差商买现货后套盘的量也不小,盘面价格不回调,基差商没有太多机会点价销售,盘中空头没有大量平仓,当盘面再次找到新的平衡点后,震荡仍有可能继续。
长期来看,宏观面美元或不会如去年疯狂加息,对大宗商品市场来说偏利好,加上疫情结束,各行各业逐渐回暖,食糖消费有望同比增加,经济环境或比去年好。从基本面来说,国内外糖市整体强于去年,价格底部在抬升,长期偏多为主。(农产品集购网特约撰稿,作者:田娇,转载请注明来源,否则将依法追责。)
分歧一:广西估产各执己见
据我公司研发部同事1月中旬至2月中旬对广西蔗区进行调研了解到,广西前期干旱天气的确造成本榨季广西蔗区同比出现减产,产量预估在560-575万吨的水平,且目前两大糖网预估也在550-570万吨之间。市场上普遍预估数据540-570万吨。然而近期广西集团再次下调预估数据至500-510万吨,同比减产100万吨以上。如此大的估产差距使得市场分歧较大。
第二大主产区云南此前预估今年境外甘蔗顺利入境,产量有可能增加。不过,最近有消息称由于境外甘蔗去年缺乏管理,长势并不好,云南两大集团或减产。然而,目前云南生产期还没有过半,昨日市场上有云南旬报显示,截至2月20日,云南累计产糖106.72万吨,按照出糖率高以及生产进度来看,即使减产估计也不会太多,甚至还可能会增产。
就目前全国来看,除了广西,其他产区预估相对平稳。市场对广西的减产分歧越大,全国预估出来的数据区间也就越大。据了解,今年广西糖厂提前收榨居多,3月产量趋于明朗,如此,打破僵局的产量问题指日可待。
分歧二:进口多寡以及利润关注
国内常年产不足需,进口糖已经成为主要补充缺口的糖源,上榨季由于大多数时间配额外进口有亏损,加工企业进口同比减少,但也有部分企业担心影响下一年的配额而亏损进口。
本榨季国际糖价比去年同期高,同时,在印度预期减产以及限制出口等利好因素驱动下,国际糖价一时半会或难以大幅下跌,那么,国内部分人士认为,加工企业不会在相对高位点价进口,近期甚至是上半年国内进口糖或同比减少,加上国内减产,国内糖价强势仍续。
不过,根据近期进口利润测算来看,配额外进口亏损正在逐渐缩减,从曾经1000多元/吨的亏损缩减至400多元/吨。一旦配额外利润可观,加工企业难免增加进口(即使整体的进口价格比去年高),届时,国内食糖的供应量将会增加,或不容易出现供应紧缺的情况。
所以,市场对于后期进口糖多寡的问题也产生了分歧,这将是未来数月需要重视且影响糖市的重要因素,抑或是继产量趋于明朗化以后,市场着重关注的焦点。
分歧三:库存消化及供需格局变化
春节后受外盘上涨带动,国内现货市场大涨100元/吨以上,随之带动贸易商、基差商补库热潮,目前伴随着广西产区减产,部分贸易商逢低买、买涨不买跌迹象明显,甚至由于减产问题,产区部分集团有惜售现象(广西突出)。现阶段形成了产区购销回暖,而销区不见起色的鲜明反差。于是,产区的现货继续转移到贸易商手中,形成上游库存消化通畅、下游不畅的局面。以至于产区集团氛围比较乐观,而其它地区保持谨慎态度。
当前部分销区仍然有陈糖在售(上榨季仅广西和云南结转的工业库存达120万吨,另外,上榨季受疫情影响,消费萎缩,未消化的社会库存仍然不小),加上现阶段处于传统消费淡季,市场上的总体库存其实不少,库存问题使产销区出现了分歧。
目前国内的库存相对充足,并没有出现紧缺。不过,如果全国各地陆续收榨,产量明朗,也就是5-6月份左右,进口糖依旧不顺畅的话,那么,国内有可能面临库存紧张的问题,届时,糖价上涨可期。
不过,话说回来,虽然短期国际市场上由于印度可能限制出口(有消息称出口量限制在600万吨,去年出口量1098万吨),但巴西以及泰国预计出口量同比增加,初步估算基本能填补印度的缺口。因为2022/23榨季截至1月份巴西出口量同比增加近318万吨,剩余两个月估计还会继续增加,能弥补一部分市场缺口,另外,巴西将在4月份进入新榨季,如果国际糖价强势依旧,巴西生产食糖利润可观,出口量也会随之增加。此外,泰国OCSB表示,泰国预计在2022/23榨季出口900万吨糖。所以,国际市场的供应量是否真的紧缺,或有待验证。
一旦巴西大量生产并出口,国际市场上紧缺的状态将得到改善,国内顺势进口的概率很大,毕竟近几年国内外联动性较强,配额外进口一旦利润可观,国内进口量将会增加,进一步对国内供需格局产生影响。
自进入2月,国内郑盘2305合约一直围绕5900元/吨一线盘整,目前已有半个月之久,多空每天大幅度增仓一直持续到上周二才有所减缓。本周一开始又有些异动,明显增仓后减仓,前天晚上加仓脱离盘整区间几乎冲向6000大关,不管是受外盘上涨带动还是由于广西进一步减产起到了作用,盘整之后没有回调补缺口并进一步上涨,说明市场情绪从观望演变成相对乐观,盘面强势再现。
另外,此前现货价格上涨吸引基差商买现货后套盘的量也不小,盘面价格不回调,基差商没有太多机会点价销售,盘中空头没有大量平仓,当盘面再次找到新的平衡点后,震荡仍有可能继续。
长期来看,宏观面美元或不会如去年疯狂加息,对大宗商品市场来说偏利好,加上疫情结束,各行各业逐渐回暖,食糖消费有望同比增加,经济环境或比去年好。从基本面来说,国内外糖市整体强于去年,价格底部在抬升,长期偏多为主。(农产品集购网特约撰稿,作者:田娇,转载请注明来源,否则将依法追责。)
农产品集购网声明:本平台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,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,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
农产品集购网16988-全国大宗农产品电商交易平台;【白糖、油脂、玉米、大豆、小麦、棉花、豆粕】 免费资源发布、采购对接;报价-下单看行情;灵活、便捷更省心; 点击前往报价,查看大宗农产品行情 http://www.16988.com
评论 登录